- 往期回顾:
- 2016年4月刊
- 2016年3月刊
- 2015年6月刊
- 2015年5月刊
- 2015年4月刊
- 2015年3月刊
- 2015年2月刊
- 2015年今日美术馆温度特刊
- 2015年1月刊
- 2014年12月刊
- 2014年11月刊
- 2014年10月刊
- 2014年9月刊
- 2014年8月刊
- 2014年7月刊
- 2014年6月刊
- 2014年5月刊
- 2014年4月刊
- 2014年3月刊
- 2014年2月刊
- 2014年1月刊
- 11月刊
- 10月刊
- 9月刊
- 8月刊
- 7月刊
- 6月刊
- 2013年5月刊
- 2013年4月刊
- 2013年3月刊
- 12月刊
- 11月刊
- 10月刊
- 2012年9月刊
- 2012年7、8月刊
- 2012年6月刊
- 2012年5月刊
- 2012年4月刊
- 2012年3月刊
- 2012年1月刊
- 2011年12月刊
- 2011年11月刊
- 2011年10月刊
- 2011年9月刊
- 2011年8月刊
- 2011年7月刊
- 2011年6月刊
- 《东方艺术-大家》5月刊
- 《东方艺术-大家》2011年4月上半月
- 《东方艺术-大家》2011年2月刊
- 2011年第1月刊
- 2010年第10期
- 《东方艺术-大家》2010年第8月刊
- 2010年第6期
- 10年第4期
- 10年第2期
- 《东方艺术•大家》09年第12期
- 《东方艺术大家》09年第11期
- 《东方艺术-大家》2009年第六期
- 《东方艺术-大家》2009年第一期
- 《艺术艺术-大家》2008第四期







了解更多>>
一 资讯+要闻
12 艺闻
18 撷要
22 现场
32 微博热点
35 讲坛
36 市场动态
40观展指南
二 封面人物
50 转换即创造——谈“南氏水墨实验”
56 探求水墨表现维度的新思路——王静对话南溪
60 南溪将“诡异3D”引入绘画
三 艺术视点
62 向上,艺博会!
73环亚艺术市场:艺术博览会的新势力
78 卢杰:参加国际艺博会要有更广阔的胸怀
80 王一涵:做量少而精的艺博会
82 Massimo Torrigiani:充分利用“当代”概念
84 何浦林:艺博会效应在展场外延伸
85 黄燎原:带上多元化的作品赴博览会之约
四 点评
86 大卫·霍克尼与波普艺术
92 我们离“独立策展人”还有多远?——浅论艺术操作的逻辑
96 邱志杰:关注未来艺术英才,打破习惯性偏见
五 工作室
98 弥漫与迁延中的“丝”性
104 吉磊:记录那些恍惚岁月的人
106 “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”——关于张立国先生的艺术
110 一真:方格子的世界——一真的艺术天地
六 艺术家眼中的美术史
114 大理题记
七 海外
118 冲撞边界——布鲁斯·瑙曼的艺术
八 跨界
124 《千里单骑》中的幻觉隐喻
128 沉默而响亮——吴印咸摄影与同时代的政治影像
九 专栏 column
132 方振宁•北京时间
相逢于建筑的前与后(三)
136 李秋实• 感官视界
我独自坐在春天的房间里
139 杨卫• 知人论事
尚扬
140 王瑞芸•何为“当代艺术”
2011年旧金山之行 (1)
142 王春辰•游牧现实
关于批评以及评奖
144发行渠道一览